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胡語桐)近日,為了加強青少年的法治觀念,提升自我保護意識,慈利縣人民法院通津鋪法庭聯合通津鋪中學開展“法庭開放日”活動,40余名中學生走進莊嚴肅穆的審判場所,通過“沉浸式體驗+趣味互動”相結合的方式,讓法律知識深入每一位學生的心中。
活動當天,學生們在法庭工作人員的帶領下,首先參觀了法庭的辦公場所。法官們為大家講解了立案大廳、調解室、審判庭等各個區域的工作內容,讓學生們對法庭的整體運作有了初步了解。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,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,法官們也都一一解答。法庭還播放了法院宣傳片《底色》,通過生動的畫面和詳實的解說,展示了基層人民法庭最真實的生活片段。
在審判庭,法官們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普法課。課堂上,為增強趣味性,特別設置了“法治知識闖關”環節。法官結合古代神獸獬豸的正義傳說,引申現代司法天平的象征意義,用神話故事點燃學法熱情。
“同學們,如果你們在生活中遇到或目睹了性侵行為,你們認為應該如何合法、有效地尋求幫助和保護?”“在校園環境中,霸凌行為往往具有隱蔽性和持續性……”“同學們,那些經過‘喬裝打扮’的新型毒品防不勝防,對于陌生人給予的任何物品和食物,都應堅決拒絕。”法官們結合真實案例,詳細講解了面對性侵、校園暴力以及毒品等方面的問題時,學生們應該如何保護自己,如何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講解中穿插播放普法短片,當看到同齡人因法律意識淡薄誤入歧途的案例時,同學們神情凝重,紛紛記錄要點。
“原來法律不僅是冰冷的條文,更是保護我們的鎧甲。”活動結束后,七年級學生李某在感言卡上寫道。學生們紛紛表示,通過參觀學習和互動體驗,自己對法律知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,也學會了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和身邊的人。校方負責人表示,這種“體驗式+情景化”普法打破了傳統說教模式,真正實現了入腦入心。
慈利法院將繼續加強與全縣各鄉鎮學校的緊密合作,一方面,積極開展“法庭開放日”活動,將青少年“引進來”,讓他們沉浸式感受法庭的莊嚴肅穆,直觀學習法律知識;另一方面,定期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,主動“走出去”,深入到課堂和學生群體中,將晦澀的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案例講解,通過雙向奔赴,為青少年打造專屬法律學習平臺,營造全社會尊法、學法、守法、用法的良好氛圍。
責編:王輝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